香港政府人名地名拼音

    首先,粵語存在好幾個拼音方案。其中,香港地區用於拼寫人名地名的拼音方案稱之為"香港政府粵語拼音",本站稱其為"人名地名拼音"。因為歷史原因,該方案的拼寫非常之混亂,存在大量同一個字有多種拼法,一個拼法對應多個讀音的現象。詳見學術文章: "香港政府粵語拼音"一個亂中有序的系統"

    本頁面主要內容來自2020年9月9號維基百科關於」香港政府粵語拼音「的詞條。鑑於中國大陸地區(牆內)用戶不能直接訪問維基百科,因此搬來此頁面,中國大陸地區以外用戶可以直接移步至維基百科: 香港政府粵語拼音簡體鏈接 香港政府粵語拼音繁體鏈接
    因內容來自維基百科,本頁面版權申明為 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

    香港政府粵語拼音(Hong Kong Government Cantonese Romanisation)是香港政府以英文字音拼寫中文(以粵語為準)的方案,有別於另一套由香港語言學學會所發布的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在香港出生的人、公共房屋以及大部分街道和地方都是以這套方法來拼寫,由香港開埠以來沿用至今。除了香港以外,中國大陸(以廣東省為主)及海外也有人使用這套方案翻譯自己的姓名,且並不局限於粵語母語者。

    這套系統可能來自威妥瑪拼音,應沿自香港政府內部。入境事務處(含生死註冊處)及路政署等香港政府部門均是以此拼法分別為香港人名、地名和街名等定出對應的英文名稱。有不少人都見過當帶同初生嬰兒到入境事務處登記時,職員會從一本類似字典的書中將父母取的中文名字查出對應的英文拼法。

    此外,教育局和考評局有教育學院拼音方案系統,供中小學教育工作者使用。不過,教育學院拼音方案沒有應用於人名、地名等教學以外的範疇。

    香港政府粵語拼音與粵式郵政式拼音方案大致相同,故廣州市及廣府地區在漢語拼音普及前的地圖及人名也使用幾乎相同的拼寫方案(參見廣州地名)。此外,政府拼音亦與劉錫祥拼音接近。

    原拼音中有ʼ號,表示送氣。

    由於世上各語言之讀音之間有微小差異,實際上不能完全由拼寫表出來,即使萬國音標都未必足夠,二十六個拉丁字母更不足準確表音。方案僅僅是為了方便當時當地記錄香港人名、地名。

    拼音應以 ʼ 號表示送氣,不另標不送氣。不標出只因方便書寫而省略。

    日常使用 送氣 不送氣 p pʼ 波 p 寶 送氣與不送氣相混 t tʼ 桃 t 多 送氣與不送氣相混 k kʼ 卡 k 家 送氣與不送氣相混 ts/ch tsʼ/chʼ 叉 ts/ch 揸 送氣與不送氣相混

    廣東話響音a音分長短,原本有a與á之分,因方便而省略,合成a。如快與肺,都寫成fai。另廣東話有九聲,因書寫方便,聲調省略。

    香港政府拼音沿革


    在清末,外國人使用歐洲通用的拉丁字母來拼寫當時廣東話。有人認為香港政府拼音是用英語來拼寫粵語,此為錯誤觀點。英語拼法是在市民英語水平提高後才慢慢介入的。而香港政府拼法的底層是歐洲通用的拼法。比如p表示平氣清音,p'表示送氣清音,英語中p表示送氣清音。下面從拼音的變化來解釋這種拼法是如何變成後人所說的「港拼大薈萃」。

    歐洲語言一般分清音與濁音,跟廣東話只有清音,當中再分送氣和平氣(不送氣)不一樣。於是,當時的外國人使用清音字母來表示平氣清音,再使用清音字母加'來表示送氣清音。如:邦pong 龐p'ong。後來去掉這些附加符號,導致現在平氣音與送氣音不分的現象。

    在元音方面,拉丁字母只有五個元音字母。而當時的廣東話有九個元音。於是用上加符號來表示。用/來表示長音,用\來表示短音,用"來表示圓唇變音。 比如長短a:燦ts'án,陳ch'an。長短u:官Kún 春Ch'un。長短o:高Kò,哥Ko。u與ü:古Kú 車Kü.
    p p' m f t t' n l ts ts' s ch ch' sh y k k' ng h kw k'w w á a o ò é í i ú u ü (éu) z'

    後來,香港政府採用了這一套拼音作為地名人名的譯名。鑑於打字機只有26個鍵,並且香港的官方語言英語也沒有附加符號的習慣。於是在公文里就要去掉這些符號。 除了使用字母組合ue來替代ün,üt中的ü。以及k與長u相拼時,會寫成kwu之外。並沒有其他修改。

    此外,香港政府沒有強制要求民眾一定要用這套拼音來拼寫人名地名,而是尊重當事人自己的拼法。隨着香港市民的英語水平的提高,更多的香港市民偏向使用英式拼法來拼寫自己的名字。例如「古」字,有些人會按英式拼成Koo,而不是港式拼音中的Kwu,「太古城」中的Tai Koo是其中一例。

    造成一拼多音:附加符號的消失。
    造成一音多拼:古韻的保留,允許拼寫其他方言,英式拼法的介入。

    多重拼法
    榕樹下的「樹」拼成Shue和Shuo
    alt 香港地名拼音一音多拼

    Ch或Ts有時會混用,如「邨」(Tsuen和Chuen)、「駿」(Tsun和Chun)和「俊」(Chun)、「將」(Tseung)和「張」(Cheung)、「曹」(Cho和Tso)、「蔡」(Choi、Choy和Tsoi) 「葉」有拼作 yip,亦有拼作 ip 「元」有拼作 yuen(例子:元朗 Yuen Long),亦有拼作 un(例子:元州邨Un Chau Estate,另元朗舊譯作Un Long) 同一拼音有時會用於不同讀音的字,如Chun(「俊」、「珍」)、Cheong(「昌」、「廠」(木廠街))、Chai(「柴」、「仔」、「齋」、「齊」(四字讀音都不同))


    Help Save Cantonese and Keep This Language Alive!

    Content on this site is licensed under license common creative 0,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shyyp.net®, formerly known as ykyi.net, has served since 2010.

    Proudly Hosted in Hong Kong.